Search

【你會呼吸嗎?】

呼吸對也能養生,但你平時呼吸方法正確嗎?

  • Share this:

【你會呼吸嗎?】

呼吸對也能養生,但你平時呼吸方法正確嗎?

路上行人10人裡有9人都是用胸式呼吸,很少人運用橫膈肌的腹式呼吸,而胸式呼吸是讓人身體出狀況的關鍵之一。

中醫來說:肺主一身之氣,主宣發、肅降、通調水道,而朝百脈。肺是最重要的,因為氣來自肺,呼吸不對或有狀況,則經脈不順。

「肺主脾胃」,當呼吸方法不對,肺的負擔過重,就會影響腸胃功能,連帶影響身體機能。

我常常看到很多人呼吸急促,不懂如何深呼吸。短而淺的呼吸,會使氧氣無法被細胞充分利用,交感神經就會過度興奮、過度消耗能量,造成肌肉緊繃、消化減弱,自然百病叢生。光是學會好好呼吸,就是身體健康的根本。

氧是維持機體機能和產生運動能量的基本物質。正常人不吃東西可維持生命20-30天,不喝水可堅持5-7天,但缺氧10分鐘大腦就要死亡。細菌和病毒都有厭氧特性,很多人體器官病變都和缺氧有關。長時間的進行「腹式呼吸」,比平常人增多吸收了大量氧氣,對身體健康當然大有益。平時很多人講究「進補」,其實利用腹式呼吸增氧就是不花錢的大「進補」。

所以呼吸正確是重要的養生方法,所謂「呼吸到臍,壽與天齊」,「到臍」就是告訴我們呼吸要學會「腹式呼吸」。

腹式呼吸能增加橫膈膜肌的活動範圍,而橫膈的運動直接影響到肺的通氣量,所以經常練習腹式呼吸,可以增加肺活量,改善人體機能,有助於改善老年人健康,及改善慢性肺氣腫病人的通氣功能。

呼吸要放鬆,慢慢吸氣,慢慢呼氣。身體放鬆,才能達到「身鬆、氣通、心空」,身心調和,釋放壓力。

吸氣的時候要均勻緩慢,儘量深吸讓氣體能充滿肺泡。吐氣時要吐乾淨,這樣才能將廢氣全部排出體外,保障交換的氣體多一些。最好的呼吸方法為「吸,停(屏氣10-20秒鐘),呼」的呼吸方法,這樣可使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,也可使腸鳴次數增加,有利於消化吸收,從而有益於健康長壽。

如何做到正確的腹式呼吸呢?

腹式呼吸有兩種:

順腹式呼吸

順呼吸是鼻吸鼻吐,吸氣時腹部外鼓,呼氣時腹部內收。

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種左右。即深吸氣(鼓起肚子)3-5秒,屏息1秒,然後慢呼氣(回縮肚子)3-5秒,屏息1秒。每次10-15分鐘,做30分鐘以上最好。

逆腹式呼吸

順呼吸是鼻吸口吐,吸氣時腹部內收,呼氣時腹部外鼓。

也是一樣,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種左右。即深吸氣(縮起肚子)3-5秒,屏息1秒,然後慢呼氣(鼓起肚子) 3-5秒,屏息1秒。每次10-15分鐘,做30分鐘以上最好。

平時用胸式呼吸,約有三分之一肺葉沒有發揮作用。安靜的胸式呼吸下,橫隔肌一般只下移1-3cm。腹式呼吸以深、長呼吸為基礎,逐步使肺、肋骨、橫膈膜等肌肉群在呼吸時運動到最大幅度,讓空氣充滿肺部的「全身呼吸法」。如果腹式呼吸做的對,橫隔肌下降能有7-10cm,肺葉氣泡也因此得到充分利用,吸氧量比安靜條件下增加好幾倍。

順呼吸是靜功,年紀漸大時,好靜不好動,呼息時多用順呼吸。順呼吸不只用在打坐時,也可用在日常生活中。日常生活中隨時用順呼吸,睡覺是靜的部分時一直都舌底上額,鼻吸鼻呼。坐著看電視時眼睛是動的,可用順呼吸亦可用逆呼吸。順呼吸是圓循環,一直舌抵上額,息息相連,順逆呼吸練好可以長命百歲。

注意事項:

聯繫腹式呼吸很容易岔氣,所以要注意不要硬把肚子過份收縮或外鼓。

另外如果練腹式呼吸會覺得頭暈,休息一下這可能是因為你平時身體含氧量不大足,突然增加了含氧量才會頭暈😂

「內練一口氣 外練筋骨皮」,呼吸也是健身、練拳、氣功的基本功夫,你如果不會呼吸,就去健身、練拳,會很容易受傷的,而練氣功也不會成功。

你學會怎麼呼吸了嗎?如果還不會,你身體並沒有呼吸到足夠氧氣,身體自然會變差,那麼你就是個連呼吸都浪費氧氣的人。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我是Victor 陳紹誠,不時會發表關於養生、醫藥、中華文化、教育、國學、以
View all posts